当前位置:精彩书屋>情欲小说>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 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 第1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 第113(2 / 2)

出来,并进行亿点点艺术加工,再加亿点点春秋笔法,原模原样拍原作《风月传说》的剧情,那第六春上位必然引起大量诟病。

假如《千秋》将这一部分避之不谈,直接当缩头乌龟,那但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得翻白眼。

“如果我是方可以,两权相害取其轻,宁可当这个乌龟了。”

沈城啧啧两声,颇为惋惜,

“到底还是太年轻,风口浪尖的滋味又岂是那么好受的。”

陈述道:“不错,做人要和光同尘,一开始他就不该选择这个身份…非要写,也不该调子起得那么高。”

“但这也不是没坏处,闹吧,闹得越厉害,正好成为《秦颂》现成的热度。”

“沈导还是谨慎。”

“狮子搏兔…咳,不管方可以本人如何,现成的热度为什么放在那里,我们不用,观众自然也会比较。”

这二位兴许是最近拍多了古装,说话也文绉绉了起来。四目相对,不约而同露出本文中最接近反派的邪魅表情。

摇晃的红酒杯相碰,自觉优势在我。

正如沈城所言,两部同背景作品同台竞技,无论如何也逃不过沦为比较文学的下场,正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然后《秦颂》的网评就直接暴死了。

差评刚出现的时候,沈城还稳得住:

你看,你又急。没事的,让观众情绪再酝酿一会儿。

开播收视率23,首播四集播完,终末收视率158的时候,沈城也稳得住:

肯定是观众们养肥了。你看着吧,今天周四,时间确实不算太好,明后就是周末了,看片的人就多了。

但是等周五一堆网评嘲讽他拍得还不如隔壁玛丽苏剧的时候,沈城绷不住了。

what the fuck???

谁?我?拍得不如隔壁?!

沈城导演凌晨两点半辗转反侧,自觉从未受过如此侮辱。以至于大半夜亲自下场,表示网评对《秦颂》似乎有很多误解,大家有什么看不懂的可以提问啊,他很愿意为大家解答。

并亲自在部落解释《秦颂》欲扬先抑的设计思路、草蛇灰线的剧情铺垫、生动立体的形象塑造、严格考据的道具布置……

但是底下的高赞热评:

“说考据的时候先算算清楚赵王在邯郸大战时到底几岁,应不应该用个糟老头子来演。”

“我懂,这都是为了对比反衬出嬴政20岁长了张四十岁的脸没问题【狗头】”

“立体的人物形象没看见,不过那帮stalbility 的老男人长得是挺立方体的。”

“造型考究=造型难看?”

“导演亲自下场剧透自己在草蛇灰线,活久见啊【鼓掌】【鼓掌】【鼓掌】”

……

然后沈城就破防了。

给脸不要脸!乌合之众!

开始指责同行无脑营销,指责观众不懂欣赏,最后指责到夏国影视文化土壤先天不佳。

沈导凭借比电视剧本更诙谐幽默的发言,迅速沦为夜间笑话一则,并荣登第二日热搜。

第二天周六。

辛苦劳动了一周的牛马们,一大早就哈欠冲天地刷新在工位上,嘟嘟囔囔着“要不是为了三倍加班费”,智能手环上自动记录当前空洞指数,打卡,登记,入档。

等一杯咖啡的间隙,打开热搜,顿时觉都醒了大半。

被窝的封印残留解除!阴阳插件启动,进入杀戮时刻!

等另一批安稳睡大觉的人醒来,看到的就是漫山遍野的,

知否:《秦颂≈gt;的考据是真的考据?》

豆贴:《抛开历史真实如何不谈,浅谈秦颂≈gt;截至目前六集出现的剧本创作大忌》

知否:《秦颂≈gt;1个亿的拍摄经费都花哪儿去了?非遗和考古复刻是否沦为装裱门楣的工具?》

豆贴:《考据不是掉书袋,谈谈秦颂≈gt;中穿越时空的虚空宣教与雷人台词。》

知否:《如何看待沈城在4月17日凌晨的部落发言?》

豆贴:《对比秦颂≈gt;和千秋≈gt;,创作者如何书写理念的同时,控制自我的训诫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