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知府实在是黔驴技穷,不知该如何解决现下的处境,只好寄希望于叶胥。
&esp;&esp;再者说,他也相信皇上, 觉得陛下不可能弃楚庭这么多百姓于不顾,派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来到此地。
&esp;&esp;而且据小道消息说叶胥是皇上专门提了官职,调过来的。想到此处,知府理了理身上的官府。
&esp;&esp;知府倒是没什么,只是知府身后的通判看着知府这般重视,还有些不解,疑惑的问道:“这新来的知州是何许人也,怎的知府大人这般器重。”还亲自来接待。
&esp;&esp;再怎么说叶胥也只是一个六品官员,而知府是正四品,他一个知州何德何能让知府亲自来接应。
&esp;&esp;知府看着跟在自己身后多年的通判,刚想解释一番,余光便见一个器宇不凡的年轻人朝他这边来了。
&esp;&esp;知府便朝着叶胥的方向走了过去。
&esp;&esp;叶胥刚看到城墙的身影,心想:走了那么久,终于到了,心情不由得好了些许。
&esp;&esp;等快过城门时,叶胥出来想出来透透气,便出来看看,然后就见他前方穿着红褐色官服的人,有些怀疑,难道那位是当地知府。
&esp;&esp;望着那身穿红褐色官服之人身后的官员和衙役,又有些惊讶,怎么这么大的阵仗。
&esp;&esp;叶胥自认为以他的官职不应该有这么大的阵仗来迎接他,可眼下这个情况又很真实。
&esp;&esp;叶胥虽然心中不愿相信,但也只好硬着头皮准备下车拜见。
&esp;&esp;那知府不愧是为官几十年之人,瞬间就认出了叶胥,走上前寒暄道:“可是叶贤侄。”
&esp;&esp;“正是在下。”
&esp;&esp;“叶贤侄不远千里的赶来,想来是累了,我已令人打扫好了知州府,叶贤侄修整一番后,我们再谈正事。”
&esp;&esp;见知府这般为他着想,叶胥心中很是感激,道谢:“多谢知府大人为下官着想,那便依知府大人的话,下官先去修整一番,之后再同您商量一下接下来的事宜。”
&esp;&esp;赶了那么久的车,也不知陶青能不能受得了,他们还是先休息一番的好。
&esp;&esp;于是叶胥一行人在衙役的带领下去了知州府。
&esp;&esp;甫一进门,叶胥便被院中的宽阔震惊住了,一时间竟有些失神。
&esp;&esp;自从来到这里后,他有多久没有见过这么宽阔的府邸,一时间竟有些怀念。
&esp;&esp;叶胥想着这个院子就是在暗示着他接下来的日子定然不安分,只呆在府衙中看文书的日子可能久不复存在了。
&esp;&esp;这样想着,叶胥竟有有些怀念之前他在研究所工作的日子,时间久远的,叶胥都以为那是上辈子的事情了,明明还不到三年。
&esp;&esp;那个时候,他整日除了做研究,根本不关心其他的事情。
&esp;&esp;哪里像现在这样,也许过了几日,陶青可能根本见不着他的身影。
&esp;&esp;叶胥想到这,在心中叹了口气:在其位谋其政。
&esp;&esp;那衙役似乎知晓叶胥是皇上派下来专门解决即将到来灾害。
&esp;&esp;对于叶胥很是毕恭毕敬,眼中丝毫没有什么谄媚,满满的都是尊敬。
&esp;&esp;衙役走在叶胥的身侧,开口介绍这府邸的基本布局。
&esp;&esp;当走到后院时,叶胥见这府中果然有假山、流水、池塘等人造景观,不由得惊叹古人的智慧。
&esp;&esp;闲暇时间在这边赏风景也很是惬意,陶青看着这边的景象也是开了眼界。
&esp;&esp;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这样的人造景观,没想到府中还能这样弄。
&esp;&esp;衙役对府中的大致布局有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后,叶胥就见正院中有许多穿着下人模样的人站在那。
&esp;&esp;衙役对叶胥说:“这些下人都是上任知州在任时,留在府中干活的。知州若是需要,也可以留下。”
&esp;&esp;叶胥看着满院子的下人,一时间只觉得有些愁,这么多下人,以他的俸禄能养得起吗。
&esp;&esp;他还有夫郎和孩子要养,哪有闲钱去养这些下人,有那个闲钱,他还不如多给陶青买些首饰、衣物。
&esp;&esp;等衙役将事情交代完之后,便下去了。
&esp;&esp;叶胥看着满院子的下人心中有了计量,叶胥先让陶青挑了两个贴身丫鬟。
&esp;&esp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