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默许他们自治,换取他们对晋国朝廷的效忠。
&esp;&esp;这就相当于获得了大义名分,对华夏来说这有多重要就不用多说了。
&esp;&esp;朱济熺只需要稳步发展,慢慢从大明迁徙人口。
&esp;&esp;等时机成熟,那些部族不过是案板上的肉罢了。
&esp;&esp;约翰·胡斯毕竟只是个学者,空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察觉到这些隐藏的信息。
&esp;&esp;在他看来,晋国面临的局势是非常艰难的。
&esp;&esp;也幸好有大明在一旁威慑,否则晋国支撑不下来。
&esp;&esp;不过也正因此,他才更加佩服朱棡和朱济熺。
&esp;&esp;这样一团乱麻的局面,都能被他们梳理出头绪,手段太高明了。
&esp;&esp;尤其是他们处理各族群的方法,非常值得自己学习。
&esp;&esp;等回到欧罗巴,他就可以活学活用,来处理自己族群与周边族群的关系。
&esp;&esp;于是他就开始收集相关信息。
&esp;&esp;先是将公开流传的一些信息收集在一起分析,但这些信息真真假假难以分辨,越看他越是糊涂。
&esp;&esp;最后只能求到阿合马头上,让他帮忙想办法。
&esp;&esp;阿合马的办法非常简单,直接找到了朱济熺求教。
&esp;&esp;他们两个是认识的,在洛阳时候经常见面。
&esp;&esp;现在又当了‘邻居’,各自执掌自己的国家,也都想和对方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
&esp;&esp;所以,对于阿合马的求教,朱济熺倒也没有藏私。
&esp;&esp;更何况约翰·胡斯是陈景恪的记名弟子,这点面子他还是要给的。
&esp;&esp;当然,他讲的内容并不涉及机密。
&esp;&esp;否则别说约翰·胡斯只是记名弟子,就算是亲传弟子来了也不能说。
&esp;&esp;除非陈景恪亲至。
&esp;&esp;即便如此,也让约翰·胡斯获益良多。
&esp;&esp;然后他又将自己族群面临的情况,给两人讲了一下,向他们寻求帮助。
&esp;&esp;朱济熺和阿合马倒也没有藏私,给他出了不少主意。
&esp;&esp;让约翰·胡斯感激不已。
&esp;&esp;由于阿合马是要回家继承汗位的,所以并没有多待,半个月后就启程回国了。
&esp;&esp;这次约翰·胡斯没有跟随而去。
&esp;&esp;他的身份实在太敏感了,若是给金帐汗国的人知道他是欧罗巴人,很可能会偷摸将他弄死。
&esp;&esp;为了安全考虑,也想多学一些东西,他留在了晋国。
&esp;&esp;阿合马也没有墨迹,与他们告别后就一路向西北而去,很快就到达了金帐汗国地界。
&esp;&esp;早已经得到消息的艾迪古,亲自带着大小官吏、头领到边境迎接。
&esp;&esp;阿合马一系的势力不放心他们,也带着大部人马来到。
&esp;&esp;所幸一切顺利,并没有发生什么不和谐的事情。
&esp;&esp;大家一路回到汗账,阿合马和艾迪古等人沐浴焚香,面朝洛阳方向行大礼。
&esp;&esp;朝廷派遣的使节才宣布圣旨。
&esp;&esp;册封阿合马为金帐汗国国主,并赐下印信服饰。
&esp;&esp;册封艾迪古为靖安侯,以表彰其功绩,并赐下印信服饰。
&esp;&esp;对于第一个册封,大家都毫不意外。
&esp;&esp;但艾迪古被封侯,还是大明序列内的爵位,着实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esp;&esp;以至于很多人心里产生了阴暗的想法。
&esp;&esp;大明朝廷册封一个汗国的权臣为侯,这是要挖坑啊。
&esp;&esp;只是艾迪古本人表情平静,并没有表现的多激动。
&esp;&esp;有人以为他装,也有人认为他城府深。
&esp;&esp;只有他自己知道,接受了侯爵就意味着家族放弃了竞争汗位,到底值不值还真不好说。
&esp;&esp;不过不管甘不甘心,拿到侯爵就意味着纷争结束了。
&esp;&esp;他心中最后一点残留苗头也熄灭了。
&esp;&esp;随之而来的并不是遗憾,而是卸下千斤重担般的轻松。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