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徐达叹道:“曾尚书糊涂啊,今天这种场合,你谈论此事合适吗?”
&esp;&esp;曾泰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esp;&esp;确实啊,现在是皇帝邀请大家来看聘礼的,此时讨论瓜分利润的事情,确实说不过去。
&esp;&esp;换成谁都会不开心的。
&esp;&esp;徐达继续说道:“而且这么大的事情,也不适合当着群臣的面讨论,你让陛下怎么回答?”
&esp;&esp;“知道的,明白你是一心为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逼宫呢。”
&esp;&esp;曾泰汗都下来了,连忙下拜:“谢魏国公指点迷津。是我被琉璃给迷花了眼,犯了糊涂。”
&esp;&esp;群臣又参观了一会儿,就很识趣的离开了。
&esp;&esp;一行人回到了乾清宫,郑定妃知道他们要谈正事,也借口有事离开。
&esp;&esp;福清公主正犹豫要不要也走,马皇后却说道:
&esp;&esp;“你也留下吧,以后就是夫妻了,多了解一些他的事情,能更好的帮助他。”
&esp;&esp;这会儿她倒是知道害羞了,红着脸站在马皇后身后。
&esp;&esp;徐达本来也想走,被朱元璋给留了下来:
&esp;&esp;“你这个媒人走那么急做什么。”
&esp;&esp;徐达笑道:“这么大一份聘礼,我这个媒人脸上也有光啊,已经忍不住想找人炫耀去了。”
&esp;&esp;众人都笑了起来。
&esp;&esp;说笑了一会儿,朱元璋才正色道:“天德,从军中挑选一些信的过的精卒,去保护景恪的父母。”
&esp;&esp;徐达回道:“此事好办,这次军改有不少老弟兄要退下来。”
&esp;&esp;“我正愁怎么安置他们,去景恪家里也是个不错的出路。”
&esp;&esp;朱元璋又看了看陈景恪和朱雄英,警告道:
&esp;&esp;“你们两个以后出宫,必须带足够的护卫。”
&esp;&esp;“就算想微服私访,也要带足够的暗卫。”
&esp;&esp;利令智昏,难保不会有人为了琉璃,绑架他们。
&esp;&esp;两人自然知道轻重,忙不迭的答应。
&esp;&esp;说完安全方面的事情,就开始讨论如何出售琉璃。
&esp;&esp;陈景恪说道:“琉璃的产量很高,不用增加工匠,就和我一起做试验的那些人,每天都能造出几百件。”
&esp;&esp;“当然了,越是精美的,耗时就越长。”
&esp;&esp;“物以稀为贵,我们必须控制产量,否则用不了多久琉璃就不值钱了。”
&esp;&esp;众人自然没有意见,最终众人商定,每个月先出一百件试试水。
&esp;&esp;以大明当前的社会情况,这些琉璃连浪花都掀不起来。
&esp;&esp;至于每件定价多少,陈景恪就没有参与了。
&esp;&esp;朱元璋、马皇后等人,都比他更了解奢侈品的价格。
&esp;&esp;反正最后算了一下,如果计划顺利,每个月仅仅是琉璃一项,就能赚取百万贯钱财。
&esp;&esp;之所以计算的这么保守,是考虑到随着市面上的琉璃产品增多,价格会随之降低。
&esp;&esp;还是那句话,以前琉璃价格高,是太稀缺了。
&esp;&esp;现在一个月就出一百件,还不知道朝廷会不会突然提高产量。
&esp;&esp;大家的顾虑自然会增多,不会再掏那么高的价格去购买了。
&esp;&esp;毕竟那些有钱人也不是傻子。
&esp;&esp;随即,陈景恪就提出了一个建议:
&esp;&esp;“必须要打开出口渠道,将琉璃卖给海外诸国。”
&esp;&esp;“如此才能减少国内的琉璃存量,存量少才能维持高价格。”
&esp;&esp;“而且还能给大家一个暗示,琉璃在国外更值钱……”
&esp;&esp;“如果朝廷再时不时的放出几个消息,比如在某个小国,琉璃卖出了天价……”
&esp;&esp;“某国的国主对琉璃痴迷,愿意用王位换琉璃……”
&esp;&esp;“这样的消息多了,有助于稳定大家对琉璃的信心,让更多有钱人购买。”
&esp;&esp;徐达很是震惊,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