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1章(2 / 2)

前准备了兰妃娘娘的石像放进去。

太子,哦不,陛下这回可是欠了你一个人情。”

说着,她替自己与对面的许诗明添了茶水,又打趣道:

“我听人说,先前在东宫,他们背地里叫你‘许半仙’呢。

瞧你现在这副打扮,还真像个刚出山的半仙。”

“干一行爱一行嘛。”许诗明淡定地推了推墨镜。

那两块镜片可是由陛下赏赐的墨玄晶打磨而成,天下只有这么两块。

许诗明站起身,甩了甩宽大的道袍,背起双手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

“登基大典还等着本大仙去算日子呢,走了。”

他刚走两步,又回头对祝澜笑道:

“对了,你也快回去吧,听说陛下给你的任命马上就到了。

恭喜升迁啊,祝中丞。”

(ps 宝子们中秋快乐!阿咩放假出去玩了,今天只有一章抱歉qaq)

前人曾照我

祝澜回到宅邸,正巧碰上前来宣旨的赵内侍。

祝澜远远一瞧赵内侍的新袍服,便知他如今已是宫内新任的总管大太监。

赵总管见到祝澜,眉眼浮上矜持的笑意。

“翰林院修撰祝澜、翰林院编修祝青岩接旨——”

祝澜连忙携着院内走出来的祝青岩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今有翰林院修撰祝澜,学识渊博,勤勉恭谨,有功于社稷,深得朕心及朝野赞誉。

又,翰林院编修祝青岩,文采斐然,于编纂之事精益求精,功绩昭著。

为彰显朕奖掖贤才之心,亦为朝廷储才备用之计,即日起擢升翰林院修撰祝澜为御史中丞,其能秉持公正,纠察百司,为朕分忧,为民请命。

翰林院编修祝青岩,即日起升任为翰林院学正,期其能继续发挥所长,引领学风,培育大梁明日之栋梁。

具体任命文书,将由吏部尽快拟制下发,着令相关部门即刻办理交接事宜,不得有误。”

“臣祝澜领旨谢恩。”

“臣祝青岩领旨谢恩。”

赵总管走后,二人站起身,一起重新读着那卷圣旨。

祝澜笑着用手肘碰了碰祝青岩。

“厉害呀,祝学正。”

原先翰林院的董学正年事已高,刚刚辞官返乡,翰林院众人正在纷纷猜测下一任学正会是谁。

要知道董学正当年可是四十五岁才坐到这个位子的。

而祝青岩年纪不到二十,竟能担此重任,这在外人看来可真是闻所未闻!

照理说,翰林院前辈众多,论资历的话无论如何也轮不到祝青岩一个小辈当学正。

但祝澜心中清楚,先前真假太子风波中自己与祝青岩的表现已经完全获得了燕修云的信任。

如今的任命,意味着此后二人便是天子近臣。

“行啦。”祝青岩斜睨了祝澜一眼,语气揶揄。

两人一边向院内走去。

“学正再大不过是个五品官员,哪里比得上堂堂四品中丞大人纠察百官来得威风?

说起来,以后你是不是整天就要待在御史台啦?”

“应该是吧,大概会搬到御史台的官署里住。怎么,你想我啊?”

“才没人会想你,你快点走,赶紧走。

本学正才不想看见你呢。”

……

十一月初,朝廷下旨彻查宁安伯府旧事,宁安伯父子在云州买凶杀人,作恶多端,削去爵位,斩首示众。伯府涉案人等发卖为奴。

云州巩元亮父子心怀公义,朝廷特出资为其修建巩家祠堂,新天子燕修云亲题匾额,赐良田百亩,以为后人表率。

十一月中,朝中祈王余党皆被肃清,燕修云下诏,提拔一众官员补缺。

十一月廿七,燕修云即位梁帝,行登基大典。

文武百官朝贺行礼,称臣上奏,以明君臣之分,确立新朝之序。

新帝颁布继位诏书,改年号为文祯,大赦天下,以彰皇恩浩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精彩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