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暂时没去买旱码头旁边的歇店,只租一间来试试水。
但她揣着钱去了衙门,她要买草原上的地。
她跟书吏交道好,买的又是平西草原上的地,那里水草不丰,没多少人买,也不属于良田,它算得上是下等田那一价的,一亩就二十个钱。
姜青禾拿出剩八十两积蓄,她买下了四百亩的草原,剩下的十两是补交草原开路的钱。
当她站在那片被书吏划分出来的草原上时,她没有那么一刻清晰地认知到,抬头四处可见的茫茫草原都是她的。
那种喜悦从虚无到真实。
她还沉浸在没有成为羊大户,却成为农场主的喜悦里。
姜青禾离开草原的时候,想起了以前背过的一首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她希望以后的草原也如此,更希望它水草丰美,牛马衔尾,群羊塞道,人民殷实。
第155章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当湾里的牧草一茬茬被割下晾干, 河滩荒地上的红高粱熟了。
原本荒草丛生乱石堆砌的地方,被牧民们一点点开垦翻地过后,牛和马拉着犁在这里走了一遍又一遍,播种下糜子和高粱, 从黄水江担水来浇灌它。
牧民们像是盼着一头小羊羔长大一样, 期待地里的粮食能在粪肥和江水的灌溉中, 长出堆满田野的粮食。
而今天他们等到高粱红了,高粱米结满一株,沉甸甸的一串,被他们捧在手里。
牧民阿妈们乐滋滋地盘算自己能有多少粮食,那么多的高粱米做什么吃。
满都拉婶婶拿着砍刀砍下一株高粱杆, 她笑得露出了自己的大牙,“磨掉壳吃蒸的高粱米呀, 再煮一锅手抓羊肉。”
“上次图雅教的那个烫皮子, 哎呦, 我想那个味道很久了, 等拿到新高粱, 我要做一次尝尝,”胡吉奶奶乐呵呵地说, 还指指自己的牙, 已经缺了好几颗。
蒸的高粱米她觉得太硬了, 奶制品好些也嚼不动, 羊肉更没法吃。只有那奶茶, 还有熬的小米粥,用浸泡过的高粱米上石磨磨出米浆, 在锅里刷油摊成的高粱皮子她爱吃。
毕力夫砍着高粱杆说:“听图雅说,高粱还能做酒吃, 真想尝尝是啥味道啊。”
“酒是什么味道,它就什么味道,你喝你的马奶酒去吧。”
精彩书屋